图书介绍
无危机增长 “中国模式”中的财政金融因素【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0505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57页
- 主题词:财政金融-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无危机增长 “中国模式”中的财政金融因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1
1.1 引言2
1.2 财政分权水平的历史演变3
1.3 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8
1.4 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模式及其经济增长效应26
1.5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50
§2 中国税收高速增长: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框架下的解释58
2.1 引言58
2.2 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一个分析框架61
2.3 征税能力和税收努力提高的动力:税收分权65
2.4 间接税纳税能力的放大器:税制设计71
2.5 纳税能力不断提高的源泉:“增长红利”74
2.6 结语79
§3 中国税收负担之谜:多视角的分析83
3.1 引言83
3.2 名义税率分析86
3.3 宏观税负分析88
3.4 税基税收负担分析96
3.5 资本边际有效税负分析101
3.6 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的税负判断106
3.7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税负转嫁的角色作用109
3.8 结论112
§4 重新解读现代金融体系:理论诠释及基于中国国家禀赋的现实选择117
4.1 引言117
4.2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不同国家金融体系的现实选择?121
4.3 不同的金融体系是否存在比较优势?130
4.4 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混业经营与基本功能实现137
4.5 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国家禀赋约束下的现实选择142
§5 中国货币政策效应与传导之谜—基于结构VAR的分析167
5.1 引言167
5.2 关于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171
5.3 对中国货币政策效应与传导的检验:1996—2008181
5.4 结语190
§6 中国的高货币化之谜193
6.1 引言194
6.2 “货币化路径”与货币化“高差”:证据与问题196
6.3 最优货币化的决定204
6.4 内生货币扩张与高货币化215
6.5 结论性评论223
§7 中国国有银行的资本金谜团228
7.1 引言229
7.2 国家退出的不对称、金融剩余与国有银行角色231
7.3 资本金对于国有银行之不重要与重要235
7.4 国有银行资本金:一个意味深长的等式237
7.5 国家的低资本金偏好、股权回报与退出路径240
7.6 结论244
§8 中国农贷制度之谜248
8.1 引言249
8.2 诠释农户:经典理论252
8.3 “拐杖”逻辑与中国农户收入结构的特殊性255
8.4 农户、国家及其信贷联系:另一视角259
8.5 小农家庭的功能与金融偏好:贝克尔理论及其修正265
8.6 农贷的供求结构:一种尝试性解读272
8.7 结论性评论276
§9 人民币均衡汇率:理论溯源与汇率的政治经济学视角285
9.1 引言286
9.2 古典经济学的汇率迷思287
9.3 现代均衡汇率理论的逻辑演进290
9.4 人民币汇率有多重要294
9.5 寻找人民币均衡汇率:并非谜底297
9.6 人民币汇率:国际舞台的政治博弈300
9.7 结论性评论302
§10 中国的农民究竟讲不讲信用?306
10.1 农户的个人信用:道德化的社会资本307
10.2 农户的社会信任:难以扩展的合作意愿312
10.3 农户与政府:弱势心理与强依赖316
10.4 农户的风险承担:技术革新需要“示范”320
10.5 社会转型中的农户信用:改变可能正在酝酿322
§11 “股经背离”:理论及基于中国的实证证据329
11.1 “股经背离”:国际和国内证据330
11.2 中国“股经背离”原因的实证检验349
11.3 小结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378
§12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证据与解析384
12.1 引言385
12.2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征389
12.3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393
12.4 股权融资偏好的经济影响405
12.5 结论、研究的局限性及政策含义408
§13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滞后之谜—基于企业债券的分析412
13.1 引言412
13.2 中国债券市场滞后性413
13.3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供给分析:成本视角419
13.4 债券需求分析429
13.5 企业债券市场滞后的制度分析435
13.6 结语442
热门推荐
- 1376662.html
- 1763385.html
- 1798672.html
- 2596734.html
- 2911023.html
- 694868.html
- 3361837.html
- 99971.html
- 501933.html
- 22783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32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07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0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2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63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85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6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71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68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6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