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少年犯罪心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青少年犯罪心理
  • 张理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1759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24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青少年犯罪-犯罪心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青少年犯罪心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概述2

第一章 概念2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中“青少年”概念的界定2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的对象与任务3

一、理论方面的任务3

二、理论成果5

三、实践方面的任务14

第二章 青少年心理的发展16

第一节 西方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16

一、生物发展理论16

二、心理发生理论19

三、社会发生理论30

第二节 我国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36

第三节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两种新理论38

一、生态环境学说38

二、人生历程学说40

第二篇 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41

第一章 概述41

第一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概念42

一、作为方法论的结构观42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定义及表述44

三、国外学者的类似研究及表述47

第二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学术争论50

一、争论的焦点51

二、对争论的思考54

第二章 犯罪心理结构的要素55

第一节 动力结构要素55

一、强烈的、畸变的需要55

二、犯罪动机56

三、不良意志57

四、消极情绪59

五、错误的、反动的人生观、世界观60

第二节 调节结构要素60

一、歪曲的自我意识61

二、不良的道德意识61

三、错误的法律意识62

第三节 特征结构要素62

一、特定的气质62

二、消极的性格63

三、与犯罪活动相适应的能力64

四、不良的行为习惯65

第四节 犯罪人的心理状态66

一、消极、不良的心境66

二、实施犯罪时异常的心理状态67

第五节 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67

一、动力结构中的潜意识67

二、特征结构中的潜意识68

三、心理状态中的潜意识68

第三章 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70

第一节 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原因70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71

第三节 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72

一、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理论内涵72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过程73

三、支持犯罪心理结构走向弱化的动能系统74

第三篇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77

第一章 青少年犯罪的认知特征77

第一节 社会认知缺陷78

第二节 个人认知缺陷79

第三节 他人认知缺陷80

第四节 道德认知缺陷80

第二章 青少年犯罪的情绪特征82

第一节 情绪体验对行为的作用82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的情绪特征83

一、情绪体验的反社会性83

二、情绪体验的不良倾向性84

三、情绪体验的勃发性84

四、情绪体验的低俗性85

五、情绪体验的不稳定性86

第三章 青少年犯罪的性格特征88

第一节 概述88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的性格特征89

第四章 青少年犯罪的动机特征91

第一节 概述91

一、需要内容的反社会性92

二、需要结构的弱调节力93

三、需要满足方式的反社会性93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动机的形成和类型95

一、财物动机95

二、性动机96

三、为满足社会性需要产生的犯罪动机96

四、为满足心理需要产生的违法犯罪动机97

第五章 心理冲突与青少年犯罪99

第一节 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的冲突99

第二节 心理结构内部的冲突101

一、认知与情感的矛盾101

二、行为与认知的矛盾101

三、情感与意志行为的矛盾101

四、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102

五、自我意识的矛盾102

第三节 社会化过程中心理发展与现实的冲突103

一、是非辨别能力差与不良影响多的矛盾103

二、个人需求与客观现实可能性之间的矛盾103

第四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观的冲突104

一、集体至上与独立人格意识的冲突104

二、重义轻利与物质利益观念的冲突104

三、等级森严与平等意识的冲突105

四、安贫乐道与竞争意识的冲突105

五、因循守旧与开放意识的冲突105

第六章 人格障碍与青少年犯罪107

第一节 概述107

第二节 人格障碍与青少年犯罪109

一、人格障碍者在犯罪活动中的特点109

二、易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人格障碍110

第四篇 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115

第一章 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观因素115

第一节 个性与犯罪116

一、对外界不良刺激的积极感知与犯罪117

二、意识因素与犯罪118

三、不同气质类型与犯罪123

四、不良性格倾向与犯罪126

第二节 知识水平与犯罪129

一、智力水平的高低与犯罪129

二、文化水平的贫乏与犯罪131

第二章 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133

第一节 家庭因素133

一、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134

二、不良家庭关系和气氛136

三、家庭成员的意识和行为不正137

四、家庭教育能力缺乏138

五、家庭教育态度和方式不良139

第二节 学校教育140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141

二、综合素质教育薄弱141

三、教师素质低下143

四、学校管理体制缺陷144

第三节 社会环境145

一、社会转型期的负面作用146

二、社会腐败现象的侵蚀146

三、社区不良环境的影响147

四、不法分子的引诱、教唆147

第四节 文化冲突148

一、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150

二、中国封建文化的影响150

三、大众流行文化的影响151

四、市场经济文化的影响152

五、网络文化的影响153

第五篇 特殊犯罪主体的心理特征155

第一章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特征155

第一节 暴力犯罪的概念与分类157

第二节 常见暴力犯罪心理特征159

一、情绪性159

二、偶发性160

三、盲动性160

四、模仿性161

五、报复性161

第三节 暴力犯罪者的变态心理162

一、冷酷型162

二、意志缺乏型163

三、爆发型163

四、情绪不稳定型163

五、自我显示型164

第二章 青少年智能犯罪的心理特征165

第一节 智能犯罪的概念及特点166

一、智能犯罪的概念166

二、青少年智能犯罪的特点167

第二节 智能犯罪的心理特征168

一、强烈的自我表现心理169

二、本能的攻击心理169

三、贪财图利的投机、侥幸心理169

四、强烈的好奇心理170

五、寻求发泄的报复怨恨心理170

六、虚无化的犯罪感171

第三章 青少年团伙犯罪的心理特征172

第一节 团伙犯罪概述172

一、团伙犯罪的概念172

二、青少年团伙犯罪的现状与趋势174

第二节 团伙犯罪的心理特征174

一、明显的归属意识和相似的犯罪动机174

二、封建帮派等级观念175

三、“法不责众”式的安全感176

第四章 青少年性犯罪的心理特征177

第一节 青少年期正常性生理、心理特征177

一、青少年期的生理发育177

二、青少年期的性心理特点178

第二节 男性青少年性犯罪的心理特征180

一、男性青少年在性犯罪中的心理特征180

二、男性青少年在性犯罪后的心理特征181

第三节 女性青少年性犯罪的心理特征183

一、畸形的需要结构184

二、异常性心理185

三、性逆变心理186

第六篇 青少年犯罪心理的预测、预防及矫治第一章 青少年犯罪心理预测191

第一节 犯罪心理预测的依据191

一、犯罪心理预测的理论依据195

二、犯罪心理预测的事实依据198

第二节 犯罪心理预测的方法和步骤198

一、个体预测法199

二、处理预测资料201

三、犯罪心理的社会预测202

四、犯罪心理预测步骤203

第二章 青少年犯罪心理预防204

第一节 犯罪心理预防概述204

第二节 心理预防的理论依据207

第三节 心理预防的途径和方法207

一、加强对犯罪高发人群的教育引导207

二、提高易受害人群的防范意识和能力208

三、净化社会环境,改善社会风气,铲除犯罪心理的土壤209

四、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须利完成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过程209

五、积极提高自我修养210

六、努力加强自我控制210

第三章 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矫治213

第一节 概述213

第二节 罪犯心理矫治的技术和方法214

一、个别治疗和集体治疗215

二、人本主义方法215

三、行为主义方法216

四、系统家庭行为疗法218

五、社区矫正218

六、社会帮教219

参考文献223

热门推荐